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上古音樂與文化
 
開課學期
95-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系  
授課教師
吳展良 
課號
Hist3082 
課程識別碼
103 4992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3,4(10:20~12:10) 
上課地點
普303 
備註
範疇:中國。 領域:思想。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5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第一講:簡介及中國音樂文明之源
甲、簡介
一、研究目的:從音樂角度探索中國文化和文明的起源及其形成發展過程中有關問題,為中國古代史研究加磚添瓦。
二、研究方法:以考古出土的音樂文物與文獻為主,採用多學科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
乙、中國音樂文明之源----從賈湖骨笛、龜鈴談起陰陽、八卦與中國音樂


第二講:中國禮樂制度探源--陶寺大墓特磬、鼉鼓,兼論特磬在中國文明形成中的地位


第三講:夏商周三代音樂文化的異同
一、二頭特磬與銅制大鈴
二、商代特磬與鏞鍾,大鐃
三、鏞鍾
四、大鐃,湖南甯鄉師古寨山頂五鐃與十鐃研究


第四講:周代祭俗與音樂文明:吹律聽聲與吹律定姓


第五講:柞鍾與中義和鍾研究
一、關於宗周編鐘的出土情況
二、《周禮大司樂》有關記載新解


第六講:東周青銅器上的樂舞圖像研究
一、東周銅器概述
二、郊野桑中春社
三、辟雍靈台祭祀
四、四方,八風與八佾


第七講:周文化的傳播與各具特色的區域音樂文明


第八講:曾侯乙墓鍾磬及樂律銘文
一、曾侯乙鍾概述
二、「度律均鍾」:上層鈕鍾研究
三、各國律制的異同


第九至十講:銅鼓文化
一、中國古代銅鼓出土實況
二、銅鼓類型與年代分期
三、早期銅鼓研究
四、雲南晉甯石寨山出土銅屋與銅飾研究
五、現存銅鼓與祭祀習俗的調查-以雲南富寧族為例


第十一講:上古中國與環太平洋音樂文化的聯繫與區別


第十二講:古琴在中國歷史與文化發展中的地位與價值
一、古琴是生命文化的典型代表
二、古琴審美的歷史變遷--從嵇康「琴賦」到「溪山琴況」
三、儒釋道與古琴
四、琴中雅俗時古之爭
五、古琴藝術美
(一)聲與韻的結合與變化
(二)節奏的獨特性
(三)儒道釋的審美實踐
六、古琴藝術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價值 

課程目標
本課程將由本人組織,邀請大陸著名學者暨古琴大師吳釗先生等人來校作一系列的演講。(吳釗先生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史研究室主任,中國古琴協會會長。著作甚豐,包括「圖說中國音樂史」(得圖書獎)及考古發掘報告多種。)使學生明白上古音樂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關係,熟悉考古材料及文獻,開拓音樂史研究的新途徑。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張光直《青銅時代》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